关于开展2021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8-06浏览次数:2783

各学院、各部门: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结合实际,现就本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范围

本次申报为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按照教育厅要求另行组织。

二、总体原则和要求

1.所申报项目须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需要,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组建有成员稳定、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能够按要求完成建设目标;项目预期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在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项目申报对象为全校在编在岗人员,重点向广大一线青年教师倾斜,其中校级集体和重点项目由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申报,项目申报条件另有文件规定的除外。

3.项目申报本着“质量为本、宁缺毋滥、有序推进”的原则,择优推荐或立项。

4.为保证教师精力投入和项目建设成效,对于教师申报项目给予必要限定,具体如下:

1)已承担有3个及以上各级各类项目(不含“大创”项目)且未结题的,此次不允许申报,若近两年结项项目有优秀的,还可以申报1项。

2)已承担有3个以内项目的,允许申报1-2个。若已承担的项目前两年度存在检查验收延期、整改或撤销等情形的(曾检查验收延期、整改但目前已结题的项目除外),则不允许申报;

3)尚未承担有任何项目的,最多可申报不同类别2个项目;

4)教师参与(含主持)当年项目的总数不得超过3个。

5.为保证项目申报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各类项目在申报前须明确具体负责人和参与成员,加强相互沟通,并由负责人组建相应建设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一经确定,立项前后团队人员组成和排序需保持一致,原则上不允许更改。

6.所有项目不允许重复或以相似内容变相申报,或已有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学术不端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本次项目立项资格,且2年内不得申报任何项目。

7.鼓励开展院际、校际和校企等联合性申报,以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具体项目由牵头单位组织申报。

8.项目申报具体要求详见申报指南。项目管理及经费使用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三、项目类别及数额

本次项目申报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实验与实践教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案例评选项目7个类别,具体立项数额如下:

(一)一流专业

1.一流本科专业。从申报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中择优立项1-3个。该项目类别申报详情请见《关于2021年度“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申报的预通知》,本次不再组织。

2.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立项1-2个。

3.校企共建专业。立项1-3个。

(二)一流课程

1.线上课程,立项1-3门。

2.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立项8-10门。

3.线下课程,立项3-5门。

4.社会实践课程,立项1-3门。

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立项1门。

6.应用型课程开发项目,立项8-10门。

以上课程类项目,实行备案制,先建设后认定,通过认定,直接立项、结项。其中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下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从申报国家“双万计划”一流课程中择优立项。申报详情请见《关于2021年度“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申报的预通知》,本次不再组织。

(三)一流师资

1.教学成果奖。评选一、二、三等奖共10项(学科与技能竞赛成果转评本次不予申报)。

2.教学名师奖。立项1-3个。

3.教坛新秀奖。立项2-4个。

5.教学团队。立项1-2个。

6.校本教材。立项3-5部。

(四)实验与实践教学

1.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立项1-2个。

2.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立项1-2个。

(五)教学研究项目

结合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点问题单独命题,并遴选推荐。项目采取竞争性命题申报,具体如下:

1)新工科。项目命题范围详见《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附件1)。

2)新文科。项目命题范围详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附件2)。

3)其他类别。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围绕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在以下命题范围内,细化具体研究课题。

①高水平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②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一流课程建设研究

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

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

⑤师范专业认证研究

新时代劳动教育、美育研究

⑦以OBE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研究

⑧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

以上三类命题,校级重点立项5-8个,一般项目立项10-15个。

(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3-5项。

2.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立项3-5项。

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立项3-5项。

(七)案例评选项目

1.课程思政案例。评选一、二、三等奖共10项。

2.“双基”建设(主要考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案例。评选一、二、三等奖共10项。

以上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和条件等参见《hjc老黄金城官网2021年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书》(附件3)。

四、工作安排

1.教师申报。8月31日前,教师自行申报,登陆hjc老黄金城官网质量工程网,填写提交相应项目申报书。(http://202.38.95.115/QRMISStu/?OrgCode=10380,首次登陆的教师请以工号作为账号进行注册)

2.学院初审。9月13日前,学院组织评审、排序(评审结果须在院内公示不少于3天),系统排名推荐,并将教师项目申报推荐汇总表(附件4)电子稿、纸质稿签字盖章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李慧玲处。

3.教务处复审。9月15日前,教务处审核教师申报材料,完成复审,对符合要求的项目提交专家评审。

4.专家评审。9月24日前,教务处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并给出各类项目评审初步结果。

5.学校立项。9月30日前,项目评审结果报学校研究,确定校级项目立项名单并公示。

6.学校公布。学校届时发文公布本年度校级各类项目立项名单。

五、有关说明和要求

1.为更好地推进“双基”达标与示范创建工作,请各学院根据“双基”标准化指标情况,达不到指标或指标缺项的,要重点组织申报,并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综合考虑,予以项目申报倾斜。

2.项目资助经费待学校研究后,以文件形式公布。

3.请各单位高度重视,广泛动员,按照时间节点认真组织申报和论证,以切实提高项目整体申报水平。未尽事宜,请及时与教务处教研科联系,联系电话:0551-82362773、82360387。


附件1-4.zip

 

 

教务处

2021年8月6日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