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引领新风尚 绿色筑梦新未来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第三届绿色文化节

发布时间:2025-07-01浏览次数:10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深化生态文明教育,2025年4月至6月,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了第三届绿色文化节系列活动,吸引了200余名同学参与。文化节以“双碳引领新风尚 绿色筑梦新未来”为主题,通过开展创意实践,传递环保理念,努力构建“理念-行动-机制”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体系。

叶脉书签:解码自然之美

在润德楼302实验室举行的叶脉书签制作大赛中,参赛同学通过浸煮、去肉、漂白、染色、风干、塑封等工序,将普通叶片转化为精美的艺术品。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专注地操作每一个步骤,最终完成50余件独具匠心的作品。经专业评委从创意性、工艺水平、色彩搭配等维度综合评定,董宇康同学制作的系列书签以独特的渐变色彩设计获得一等奖;肖礼鹏同学的作品巧妙融入星座元素,荣获最佳创意奖。

植物识别:探索生态奥秘

植物识别比赛在润德楼503会议室举行,20支参赛队伍通过PPT、短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各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价值。唐滢、李甜甜等同学详细介绍了校园1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功效,获得评委一致好评。比赛不仅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细胞模型:微观世界的艺术

细胞器模型制作比赛吸引了50余组同学参加。参赛者使用超轻黏土等环保材料,精心制作了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模型。刘曦、李俊情团队制作的“动植物细胞对比模型”以精准的结构和鲜明的对比获得最高分,生动展示细胞器的动态特征。这些作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立体模型,体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植物拓印:非遗与自然的融合

植物拓印比赛倡导“零废弃”理念,使用校园落叶、花瓣作为创作素材。参赛者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通过捶打、染色等传统工艺,将叶片纹理永久保留在环保布袋上。活动不仅传递了环保理念,还让参与者在创作中感受自然疗愈,缓解现代生活压力。

践行双碳,培育绿色未来。本届绿色文化节通过多元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校园生活,实现了从知识传播到实践创新的跨越。生物与环境学院将持续探索绿色教育路径,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图/贺宇航 文/吴孟晗 初审/束道兵 复审/张凌 终审/徐兆武)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