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1. 前言
《实用电子商务》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应用能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电子商务英语知识以及电子商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用技能。如今,电子商务在我国迅猛发展,它不仅影响着商业、信息产业、工业、农业、教育等领域,还深刻地改变着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面貌。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跨境电商亦迎来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既懂外语,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开设《实用电子商务》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相关知识理论素养以及实践运用能力,这门课程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电子商务专门用途英语知识素养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构筑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1.1课程代码、名称
课程代码:FL2384245
课程中文名称:实用电子商务
课程英文名称:Practical E-commerce
1.2学时与适用对象
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实践24学时
适用对象:商务英语专业大二(上)学生
1.3课程属性
1.3.1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应用能力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英语的同时,学习了解初级的电子商务以及跨境电商的知识、案例以及操作技能,融会贯通电子商务英语和商务的知识理论以及相关实用技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领域以及商务知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1.3.2课程性质
从能力结构来说, 该课程属于专业能力培养模块;
从能力类别来说, 该课程属于专业应用能力类别;
从课程模块来说, 该课程属于综合能力课程。
1.3.3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
《实用电子商务》包含了电子商务英语和电子商务知识技能两个维度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英语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论认知以及相关实用技能。学生既要掌握电子商务英语这门专门用途英语,又要学习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和实用技能。因此,这门课与商务英语专业的语言能力课程以及商务能力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整个课程群的有机组成部分。
2.课程教学设计(对应于学校指标体系中的教学设计)
2.1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实用电子商务》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应用课程,该课程标准是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根据其在《hjc老黄金城官网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作用、性质与任务而制定的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在内的综合性标准。重视课程的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服务于人才培养整体目标的原则。该课程基于商务英语的特点,结合学生特点,充分遵循“英语与商务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2.2课程设计思路
《实用电子商务》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应用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和以“外语加技能”为特色的经贸类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业务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用电子商务》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内的重要学习和能力训练组块,是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以理论讲授为辅、实践为主的有机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的定位是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情境下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巧,具备从事跨境电商的英语语言能力,同时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及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从事电子商务所需的初步技能。该课程的实施,对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具有支撑和保证作用。
3.课程目标
3.1总体目标
《实用电子商务》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应用能力课程,首先仍强调英语语言能力,以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情境下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包括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专业领域英语表达,能阅读电子商务英语的专业资料,并且具有用英语进行电子商务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培养语言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搜集行业信息和行业案例的能力,培养学生洞悉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演讲、辩论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既具备英语综合能力,又有电子商务行业视野和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3.2具体目标
3.2.1知识方面目标
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专业领域英语词汇和表达;
了解电子商务的基础、技术、管理、实践以及案例;
了解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认识和理解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3.2.2能力方面目标
能够阅读理解电子商务英语的专业资料;
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英语英汉互译能力;
能够讲述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能够理解电子商业的行业发展动态,并对电商行业以及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能够策划、设计电子商务的营销方案;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开展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能够登台做案例分享以及推介自己的电商营销方案。
3.2.3 素质方面目标
能够掌握电子商务业务及语言交流规范,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和综合能力;
能够开展围绕电子商务的相关活动,比如以电子商务相关议题的英文辩论赛、演讲比赛,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对于电子商务的认知和理解;
能够设计电子商务企业的英文网页,能够掌握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今后从事跨境电商的初步技能;
能够理解国家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顶层设计,能够理解电子商务的交叉学科特点,培养对电子商务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的基本认知,比如熟悉理解互联网技术、法律知识以及市场营销学等,培养开阔的视野。
4.内容标准
4.1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按照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与等级标准(试行)中的要求:
有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的教学大纲,并能适时修订;
课程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有实验的课程基本能开出全部基本实验,有一定的综合、开放和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
4.2教学内容安排
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一致;
设计各类实践活动要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显著成效。
具体安排见4.3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4.3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1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建议学时 |
1 |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 | 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以及基本框架 | 理论1学时 实践1学时 |
2 | 第二章: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 理解并判断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模式 | 实践2学时 |
3 | 第三章: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 | 理解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并案例分享电子支付以及网上支付方式 | 理论1学时 实践4学时 |
4 | 第四章:物流信息管理 | 理解电商模式下的物流特点,并阅读翻译工业4.0下的物流中心的咨询报告 | 理论1学时 实践2学时 |
5 | 第五章:电子商务交易安全 | 理解电子商务受到的安全威胁,讨论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技术以及方案 | 理论1学时 实践2学时 |
6
| 第六章:网上销售与营销计划 | 理解网上产品的展示方案,制定网上营销计划 | 理论1学时 实践3学时 |
7
| 第七章:移动电子商务 | 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案例分享移动电子商务的行业应用 | 理论1学时 实践1学时 |
8
| 第八章:电子商务法律 | 理解电子商务行业需要的法律规范,分享学习电子商务法 | 理论1学时 实践1学时 |
9 | 第九章:客户关系管理 | 理解客户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享CRM的应用 | 理论1学时 实践2学时 |
10 | 第十章: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建设 | 掌握电子商务网站规划设计的技巧,实践设计电子商务网页 | 理论1学时 实践2学时 |
11 | 第十一章: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 案例分享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功经验 | 实践3学时 |
5. 实施建议与要求
5.1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教师4人,其中讲师2人,助教2人,均具有硕士学位;成员主持校级重点项目1项,校级一般项目1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类委托研究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团队成员获国家级教学比赛二等奖、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
5.2教学条件
5.2.1使用教材
宋文官(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2.2主要教学参考书
(1) 覃征.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覃正、王丹萍.电子商务英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于卫红.电子商务英语[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 邓之宇.电子商务英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 卢传胜.跨境电商英语[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6.
5.2.3 实践条件
口语教室: 模拟商务谈判,辩论赛,网页设计展示
校园问卷调查: 借助线上线下方式就某一方案或者问题进行调研,并形成实践报告;
5.3教学组织与管理
1.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落实到位;
2.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课件、学生名单及试卷等教学文件完备规范, 保存情况好, 有自身特色;
5.4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积极实施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恰当充分使用,师生互动好;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师人数占课程任课教师的比例超过90%;多媒体课件质量高;
5.5 课程评价与建议
表2 考核成绩表
姓 名 |
| 班 级 |
| |||
学 号 |
| 专 业 |
| |||
考核类别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 | 单项成绩(百分制) | 权重 | 考核结果 |
过程性评价 | 1 | 平时出勤、考勤 | 点名等 | 20 | 0.2 |
|
2 | 课堂参与 | 课堂发言等 | 30 | 0.3 |
| |
3 | 课后作业 | 完成质量 | 50 | 0.5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过程考核总成绩 |
| |||||
终结性评价 | 8 | 理论考核(闭卷考试) |
| |||
最终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