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1. 前言
《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习得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及商务英语专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其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制定一套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学校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行之有效的课程标准意义重大。
1.1课程代码、名称
课程代码:FL2384201 FL2384202 FL2384203 FL2384204
课程中文名称:综合商务英语
课程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Business English
1.2学时与适用对象
1. FL2384201 72学时 (48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 : 大一上
2. FL2384202 96学时 (48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 : 大一下
3. FL2384203 96学时 (48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 : 大二上
4. FL2384204 96学时 (48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 : 大二下
1.3课程属性
1.3.1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商务情景下商务英语的综合运用,为学生学习其它涉外商务专业课程打好英语基础。
1.3.2课程性质
从能力结构来说, 该课程属于专业能力培养模块;
从能力类别来说, 该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能力类别;
从课程模块来看, 该课程着重培养基础语言能力。
1.3.3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
本课程以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为根本依托,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及技能运用的基础上,强化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和运用,学习者需把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运用融会贯通.因此,该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对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程教学设计
2.1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 而课程标准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指导依据。《综合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标准是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根据其在《hjc老黄金城官网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作用、性质与任务而制定的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在内的综合性标准。充分体现了服务于人才培养整体目标的原则。同时还以学生为主,突出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体现“英语与商务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
2.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和以“外语加技能”为特色的经贸类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业务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内的重要学习和能力训练组块,是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为辅的有机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的定位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巧,并学会人际沟通,掌握自我推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礼仪,能运用所学五项技能开展课前预习、课堂有效学习,以及课后自学、复习和课外知识拓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的实施,对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具有支撑和保证作用。
3.课程目标
3.1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现代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外语能力为任务驱动,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搜集信息,进行背景知识的查询和拓展,领会语言能力提高的技巧,培养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策略和职业素质,最终使每个个体都能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英语专业四级的基础上学会商务相关知识。
3.2具体目标
3.2.1知识方面目标
了解翻译技巧——词义的引申,熟悉段落发展的技巧;
了解句子的功能(主题句、细节支撑句和总结句), 掌握四级以及专四作文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
掌握叙述性文章的基本写作要素,说明性文章的基本写作要素,分析性文章的基本写作要素,论证性文章的基本写作要素。
3.2.2能力方面目标
能够根据主题上网查询背景资料;能够根据组员性格特点、个人专长进行合理分组,并做好小组合作活动;
能够策划、设计调查问卷,并在校园内外完成调查问卷;
能够就自己关心的主题开展一般英语学习研究;
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指定长期(学年)和短期(学期和月、周)的学习计划,并重视计划的过程实施和效果评估;能够找准自身的学习风格,并就自己的弱项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补救措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加以运用,强化自身的学习效果;
能够大胆上台表达观点,具备自我分析和自我推销的能力;能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进行适当整合,用PPT的形式开展全班交流活动。
3.2.3 素质方面目标
能与他人合作共事,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能按规范办事、做事细致认真;能与他人交流、很好地沟通分享,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能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主动收集信息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并整理分析;能面对出现各种机遇和威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感知社会,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对未来进行职业准备规划;
能开拓性地设计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具有创新精神;能较好地概括、编写与职业相关的文案;能运用英语自如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质量较高的四级及专四作文。
4.内容标准
4.1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按照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与等级标准(试行)中的要求:
有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的教学大纲,并能适时修订;
课程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有实验的课程基本能开出全部基本实验,有一定的综合、开放和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
4.2教学内容安排
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一致。
设计各类实践活动要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显著成效。
具体安排见4.3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4.3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1 综合商务英语(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单元名称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建议学时 |
1 | Unit One Companies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 Have a general knowledge of types of company and company structure. | 理论12学时实践6学时 |
2 | Unit Two Leadership Terrorizing the Talent | Have a general knowledge of the qualities, skills and experience that effective leaders need. | 理论12学时实践6学时 |
3 | Unit Three Strategy The Big Picture | Have a primary understanding of strategy, in particular the strategy of the companies behind well-known brands like Nike and Harley Davidson. | 理论12学时实践6学时 |
4 | Unit Four Pay Because I’m Worth It | Have a general knowledge of pay, especially executive pay. | 理论12学时实践6学时 |
5. 实施建议与要求
5.1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教师4人,其中讲师2人,助教2人,均具有硕士学位,师资队伍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相对合理;成员主持校级重点项目1项,校级一般项目1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类委托研究项目1项,横向项目3项,发表论文数篇;团队成员获国家级教学比赛二等奖、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学成果喜人。
5.2教学条件
5.2.1使用教材
Tonya Trappe,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Tonya Trappe,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Tonya Trappe,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Tonya Trappe,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5.2.2主要教学参考书
(1)王立非.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第一册[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2.3 实践条件
口语教室: 模拟商务谈判 小组情景剧
校园问卷调查: 借助线上线下方式就某一案例或者问题进行调查,汇总成实践报告
5.3教学组织与管理
1.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落实到位
2.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课件、学生名单及试卷等教学文件完备规范, 保存情况好, 有自身特色
5.4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积极实施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恰当充分使用,师生互动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师人数占课程任课教师的比例超过90%;多媒体课件质量高。
5.5 课程评价与建议
表2 考核成绩表
姓 名 |
| 班 级 |
| |||
学 号 |
| 专 业 |
| |||
考核类别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 | 单项成绩(百分制) | 权重 | 考核结果 |
过程性评价 | 1 | 平时出勤、考勤 | 点名等 | 20 | 0.2 |
|
2 | 课堂参与 | 课堂发言等 | 30 | 0.3 |
| |
3 | 课后作业 | 完成质量 | 50 | 0.5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过程考核总成绩 |
| |||||
终结性评价 | 8 | 理论考核(闭卷考试) |
| |||
最终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