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年会暨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在线上线下同步召开。会议聚焦“学习贯彻二十大,推动外语学科新发展”,探索外语学科发展的新范式和新路径,努力构建全球知识体系,建设对外翻译和对外话语体系,服务于国家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外国语学院师范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云端,参与会议学习。
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校长李岩松先后致辞。姜峰指出,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和外语学科曾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新时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高等外语教育和外语学科承担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与战略传播的新使命。
李岩松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外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外语学科要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发展格局创立新发展模式。要践行立德树人,坚持价值引领原则;立足本土实践,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倡导交叉融合,坚持科学发展原则。
主旨报告环节中,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首任院长、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结合个人外国语言及外国历史的学习经历,指出了外语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他以历史思维和国际视野阐释了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策略,从实践角度提出翻译人才、外语学科研究专才、多学科领域专才及师资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最后,他梳理了外语学科与国别区域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关系,指出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要承担时代更多的命题和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作了题为“AI赋能外语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的现状与趋势,指出智能外语学习产品在听说读写译等外语技能培养中的积极成效,同时梳理了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的发展机遇及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师面临的挑战,并对外语教师应明确使命、重构身份、提升素养指明了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围绕“建构基于实践的中国自主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体系,赋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主旨发言。他深度解读了二十大报告,梳理了建构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现实路径。他指出既要基于实践,通过融合、更新优化国际传播类专业与人才培养体系,又要建构实践驱动的中国自主国际传播学科体系,同时通过实践检验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坚持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区域国别学”展开论证。他从共性、特性两方面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区域国别学的基本特征,指出现阶段中国区域国别学面临的三大挑战:学科本体建设的挑战、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挑战、科研服务需求的挑战,并提出以全球覆盖的广度、长期研究的深度、学科融合的强度、需求响应的速度、交叉映证的精度等方面“五度融合”,以构建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新生态。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探讨了数字人文对推动高等外语教育与研究“数智化”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她表示,在科技与人文日益深度融合的背景之下,包括外语学科在内的所有人文学科,都毫无例外地在思考本学科与数字技术的跨领域合作。数字人文不只是方法、工具,更是一场观念和理念的革命,其能够从新的视角阐释中外文明发展与交流互鉴,对革新外语学科发展理念、催生外语学科研究新范式、重构外语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外语学科内部以及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创新意义重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佑启围绕“中国话语全球传播外语担当——外语院校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担当与作为”作主旨发言。他指出,随着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从“输入”到“输出”等国家需求的变化,外语院校面临着新使命。他从解决“传播什么”“由谁传播”“传播给谁”“怎么传播”等四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外语院校应从高校的职能定位出发,以“内容生产”“人才供给”“受众研究”等渠道搭建四个“着力”,展现外语院校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作为。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以“高等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建设”为题作主旨发言。他提出,外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知识体系是支撑。建立系统化的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首先需要思考外语学科内涵的学理逻辑,确立外语学科的学科理论核心点,以更好地发挥外语学科五大研究领域的“同心圆”效应,在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做出新时代外语学科的独特贡献。
会议共设6个分论坛,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外语专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一流外语学科发展”、“中国话语体系与全球传播能力建设”、“外语学科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变革”、“人工智能与外语学科数字化战略”及“外语学科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等六大主题,从国际人才培养、话语体系建设、数字化学科战略等多视角共商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在讨论中凝聚行动共识。
论坛结束后,师范英语教研室就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认为通过专家们的讲座,对于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方向与目标,特别是二十大后外语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更加清晰,对于高校外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将结合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索更适合学校、时代和未来的外语学科、英语专业发展模式。新时期,教研室将对照学校、学院的发展方向,坚持承前启后,赓续师范传统,弘扬德学初心,做到守正创新,建设面向时代、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外语学科,培养时代所需的优秀外语人才。(文/赵雅芸、李吟图/赵雅芸审/余荣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