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学科竞赛项目化团队年度“耕耘录”之一 “安徽省跨文化能力大赛”团队(俄语组)

发布时间:2022-12-31浏览次数:637

一、赛事介绍

(一)大赛主办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大学

技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竞赛内容

校赛(初赛)内容包括案例开发与展示分析、回答评委提问。参赛团队围绕“公共外交”“商务沟通”“多元文化生活”三个主题中的一个,共同开发编写跨文化交际案例,通过会话、访谈、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配合使用PPT进行案例展示,展示后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展示分析时间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随后,参赛团队回答评委提问,时间2分钟。

省赛(决赛)内容包括国际知识问答、案例展示分析、讲述中国故事、回答评委提问等。省赛第一阶段为参赛作品通讯评审,包括案例文本和案例展示分析视频。参赛团队须于省赛报名时提交参赛作品,案例文本的格式篇幅参考《“外教社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历届优秀案例选评》,视频时长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

省赛第二阶段为线上比赛,按照“国际知识问答环节——案例展示分析环节——讲述中国故事环节”的先后顺序进行。国际知识问答环节,参赛团队抽取一组题目(4道题),由一名选手回答,每题1分,满分4分,当场记分,时间2分钟。案例展示分析环节,首先由工作人员线上播放参赛团队报名时提交的案例展示分析视频。随后,参赛团队派出另一名选手回答评委提问,时间2分钟,评委出题不计时。讲述中国故事环节,参赛团队根据组委会提供的与中国文化、安徽地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图文信息,派出第三名选手进行中国故事讲述,时间不少于2分钟、不超过3分钟。

比赛计时以主持人“计时开始”口令为起点、以主持人“时间到”口令为结束。

二、赛事项目化团队本年度突破:

外国语学院首次参加2022安徽省跨文化能力大赛俄语组比赛,选手均是英语专业选修俄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他们与全省其他高校俄语专业的学生同台竞技,并获佳绩。

本次比赛俄语组参赛选手分别为王悦悦、李海蓉、丁雯雯、房庆庆、余雪、单雨晴等,指导教师为祖艳、王时玉及陈婉柔。同学们积极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预赛(视频选拔)及决赛(线上比赛)。两支参赛队伍与其他俄语(专业)组的选手进行激烈角逐,在决赛中圈崭露头角,一路披荆斩棘。六位同学凭借清晰流畅的口语、默契的团队合作、声情并茂的视频短片表现及较强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决赛圈脱颖而出,荣获了跨文化能力大赛俄语组决赛三等奖和优秀奖的好成绩。

俄语组同学们的优秀表现,充分展示了学生们扎实的基本功和教师们优秀的教学水平,体现了教师们和同学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敢于拼搏、不畏强手、勇于追梦的精神风貌。

三、赛事项目化团队

(一)团队介绍

本赛事指导团队由祖艳副教授、陈婉柔博士和王时玉博士组成。祖艳副教授长期从事二外俄语教学,教学经验丰富;陈婉柔博士毕业于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有着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和口笔译实践经验;王时玉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功底扎实。该项目团队结构合理、指导经验丰富、理论实践指导互补、责任心强、乐于奉献。

(二)团队运作方式

本团队分工明确,祖艳副教授负责指导方案制定,理论指导,并对参赛团队的视频文本进行总体把关;王时玉、陈婉柔两位老师负责实践指导,在为期三周、每晚都进行的培训中,对学生语音语调、服装道具、作品拍摄精雕细琢。

四、赛事项目化团队年度纪实

(一)指导计划: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教师组制定如下选手辅导计划及补课安排:

2022101-22选手选拔

20221023-1122选手培训

20221123-1125初赛视频拍摄、剪辑及比赛视频发送

20221125-123决赛培训

2022124日决赛

(二)具体指导过程:

此次参赛为外国语学院第二外语学生首次参与俄语专业组的比赛。为切实抓好二外学生的俄语专业相关知识辅导工作,通过辅导教师每天2-3小时的课外辅导与线上交流,开展赛前突击,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及其他辅导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在第一阶段参赛视频剧本拟定环节,指导教师们首先听取了学生对于剧情选择的意见,在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以学生思想为主,采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形式,共同商定剧本内容。在让学生充分准备,完剧本初稿后,与学生一起当面讨论剧本中还存在的文化冲突不合理及语言不通顺等问题。在了解学生的想法之后,与学生一起拟定最终语言通顺、文化冲突合理的剧本。为了赶上俄语专业组的水平,指导教师组为参赛选手逐字逐句纠音,并录制了剧本的音频文件以供学生随时学习。

在第二阶段的脱稿彩排和决赛准备中,指导教师利用每天晚自习时间与学生见面彩排,直至大家通顺无误。

在决赛赛前准备阶段,考虑到我校二外选手与俄语专业组选手的差距,在俄语国情知识方面,为学生准备了俄罗斯国情知识基本题型200道,以求让参赛学生对俄罗斯国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自由问答方面,为学生准备了答题思路与方法,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知识,对案例中展现的跨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三)指导教师心得与赛事年度指导总结

2022年的跨文化能力比赛,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践平台和学习成果展示机会。通过这次比赛及学生指导、培训,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启发。在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中我们通过与学生看视频、听讲座、看案例等各种形式的教学培训实践活动,让我们指导教师组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具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勤于学习,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    

现代的社会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成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总是用陈旧的知识和老化的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

通过这次比赛培训指导教师组深深感到自身知识——俄罗斯国情百科方面的不足,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对参赛学生的培训学习中,指导教师组一直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各类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另外,参加对参赛学生的培训,让指导教师组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我们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跟上了教育的步伐,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2.善于思考,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教学模式

虚心主动向同组(英语组、公共英语组、法语组)的教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视频拍摄中,要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拍摄中感悟,提高应变能力,培养学生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善于总结自己在培训与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勤反思上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解决方法。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勇于实践,不断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是必须的,培训学生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它让指导教师们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自己的教学,使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比赛指导、课程教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们要把所学的教学和培训理念,咀嚼、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向优秀的人学习,做优秀的人,时时给自己的大脑充电,这样才能不被淘汰。

总之,这次组织学生参与安徽省跨文化能力大赛的活动启示我们,教学是不断探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养成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的习惯才能越来越优秀。在以后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努力学习,让我们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鲜花。相信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五、参赛学生心得

(获奖学生:王悦悦、李海蓉、丁雯雯、房庆庆、余雪、单雨晴):

很开心能够参加本次俄语跨文化能力大赛并且有幸获得了三等奖。这段时间里一幕幕温暖而宝贵的场景时常涌现在我的脑海里,勾起我无限的回忆。在起初,我们已经有了一年的俄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经历,对俄罗斯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感到十分有趣和好奇,同时,这也是难得的与全省具有优秀跨文化能力同学进行切磋交流的机会。所以当老师通知我们有这样的一场比赛时,我们商量后决定参加。

本着重在参与的态度,我们开始了跨文化能力大赛的准备之旅。选题、定稿、背稿、排练,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比赛前,指导老师与我们不断改进案例脚本、斟酌词汇的选择。团队成员遇到问题一起讨论,遇到困难一起解决,小伙伴们给予彼此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展现出了强大的团队精神。在相互的配合和磨砺中,我们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当然,一开始准备参赛时,我们也是一头雾水,是老师告诉我们怎么准备,接下来是同伴间的商讨,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以及老师耐心细致地一遍遍改稿,再然后是一次次排练,道具的设计以及最终的拍摄,都令大家非常开心!在准备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收获了中俄跨文化的知识,收获了一些原本不认识的单词,增长了词汇量,收获了团队合作精神,还收获了许多老师的陪伴。在备赛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她们带着我们了解跨文化交流的背景知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俄罗斯一些有趣的文化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口语方面,老师会认真听我们的发音,然后帮助我们纠正,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发音。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设计案例与跨文化理论知识贴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提升之处。整个排练过程中,指导老师们一直耐心关怀地陪伴着我们,指导着我们的动作。老师的帮助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我们也在课后不断排练,磨合表演,琢磨每句话的语调、动作和微表情。小伙伴们之间的合作,老师们的帮助,让我们的备赛之旅温暖而又精彩,给我们的大学经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在跨文化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但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未来我们会吸取经验,继续充实自己,并在现实的跨文化场合中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及大方得体的姿态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友人交流。

跨文化比赛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磨炼自己的口语、表演、逻辑以及对跨文化理论的理解,也希望学弟学妹们以后可以踊跃参加比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信心,踊跃尝试,不必惧怕失败,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必会繁花满地。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以及比赛生活中学弟学妹能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为外国语学院争光。祝大家经过不断历练,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期待与大家顶峰相见!(文、图/祖艳、陈婉柔、王时玉、李明    /余荣琦)

 


 

 


XML 地图